从 “一起上场” 到 “协同育人”:韶关用体育勾勒家校社共育新图景
来源:韶关市妇女联合会撰写时间:2025-06-16 14:37:00字体:大中小
6月14日,由韶关市教育局、韶关市妇女联合会指导,浙江省蔡崇信公益基金会支持,韶关市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主办的 “运动赋能家庭,携手共育未来” 一起上场家校社协同育人区域总结分享会(韶关)通过视频号直播举行。活动吸引近2000名观众线上参与,通过成果展示、主题分享、圆桌对话、互动环节等形式,系统总结“一起上场?乡约上场”亲子运动项目实践经验,为韶关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注入“以体树人”新动能。
活动伊始,三位嘉宾从政策、实践、社会支持维度阐释育人理念。韶关市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伍立弘强调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感谢韶关市教育局、市妇联的指导支持,以及蔡崇信基金会将 "以体树人,一起上场" 理念引入韶关,特别感谢志愿者在项目中的奉献。蔡崇信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海市提出“运动、家庭、学校、社会”是孩子成长四大支柱,强调家长在育人中的核心角色,希望通过体育实践深化家校社协同理念。韶关市妇女联合会主席汪波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呼吁以体育运动为入口,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织密协同育人网络,推动全社会关注儿童健康发展,共同助推韶关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韶关市妇女联合会主席 汪波 致辞)
据悉,“一起上场?乡约上场”亲子运动项目自2024年11月启动以来,已形成“政策引导、慈善支持、基层落地”的协同模式。在校园实践方面,项目在仁化县城北小学、锦城学校、董塘中心小学成功举办6场主题亲子活动,吸引 1939 人参与;在社会联动层面,3月29日韶州公园全民健身亲子跑汇聚 400 组家庭风雨无阻全城参与,以运动为纽带串联家庭、学校与社区。 分享会上,广州体育学院讲师邓君瑜博士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体育的力量与路径》为主题,从具身认知理论与脑科学角度,阐释运动对家庭健康、代际沟通、思维培育及社区融合的多维赋能,提出构建 “家庭场景化实践+学校制度保障+社区资源共建”的协同路径,以政府、市场、社会三元驱动机制激活育人生态。
(广州体育学院讲师 邓君瑜博士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体育的力量与路径》为题展开分享)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热闹到持续,一起上场如何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圆桌分享汇集多方视角,在主持人蔡崇信公益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喻琅的引导下,韶关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陈三政认为家长体育认知直接影响孩子参与行为;家长代表钭皓倍分享女儿从害怕运动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印证户外运动对孩子自信心的提升有十分重要影响;韶关市乐善义工会会长李德庆建议通过趣味体育游戏,吸引家庭深度参与;韶关市中心业余体校教练员赵秀云强调应该遵循儿童身心成长规律,定制个性化运动方案。
(分享现场)
分享会特别邀请到“第五届蔡崇信以体树人校长计划入选校长”、贵州省兴仁市巴铃镇塘房小学校长吴雄以《体育的“魔法”》为题,讲述篮球赛直播让外出务工家长远程见证孩子风采,家长留言 “见孩子笑容再累也值”。他提出“以体留人、兴校、立校、育人”的理念,强调体育在“育学生强健人格、育家长科学陪伴、育社区健康风尚”中的三重价值,为韶关带来跨区域的宝贵经验启示。
(吴雄校长进行《体育的“魔法”》主题分享)
未来,项目将紧扣“让每位家长和孩子一起上场”愿景,推动运动育人机制化,联合多方打造资源库。当体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语言”,孩子将在协作中实现身心成长——这既是项目初心,亦是韶关迈向儿童友好城市的坚实一步。
(大合照)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观看
一起上场区域分享会(韶关)直播回放